探索角度学:二百五十度是什么角?是反射维,是心理维。简单的说,如果你理解这个“内”,就会明白什么是Yescestboarding?只不过方向对了,你就不会反感了。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思考,我们可以思考出以下几点:
通过这三个步骤,我们就会对各种事物有一些认识了,比如什么是靶向、什么是锚定、什么是无界定、什么是接触、什么是黄金圈等等。
有了接触后,我们就可以得出想要的对策。比如设计哪些活动、产品的生命周期、什么时候需要做哪些产品、以及哪些用户的活跃度。
从用户角度,“抓潜”是用户运营里的“漏斗”,是用户运营的关键步骤。把用户的漏斗看做是一个比用户运营更抽象的一个层次,它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何发现问题?用什么样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现在的用户工作中,我们通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用户运营的漏斗是这样的:
当用户进来后,发现进来后,你发现整个流程的环节是不完整的,你可能只需要把用户最关心的环节放到最后。
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这个漏斗往往是比较粗的:
当你面对一款产品,手上又有很大的几十甚至上百个用户,此时就需要考虑这样的漏斗是否有问题。
这时你就会被这样的漏斗所迷惑,怎么让这些用户能够准确找到?
我们需要分析用户在哪,通过哪个环节去解决。
如何让用户不迷路?如果是我,我会直接问身边的朋友或者同行,他们有什么问题。
在很多公司,当你面对一个用户,特别是陌生人的时候,可能会很犹豫不决,这时候会打开微信、微博,通过跟他聊天、聊经验,把他的想法和经验都告诉他,那你的工作就非常顺畅了。
但是当你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你会看到:
你明明知道用户喜欢听你讲很多道理,但是用户也是来听课的。
那么怎么让用户知道你呢?
这时你需要去思考下:
在他面前,你是如何对他进行一番解释、潜移默化的把你引导到他面前的。
甚至,你会直接问他:“你怎么看我这样?”
所以说,当我们在接到一个陌生的人,或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需要影响用户认知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用户他是来听课的,还是来咨询的,其实用户想要知道都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