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人性中的“弱点”
I:明确的产品定位
M:刺激或满足用户的“某一方面的需求”
二、确定什么样的东西适合用户,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样的功能才能够满足用户。这时候就需要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去分析什么样的功能是符合用户需求的。
三、从运营角度思考:什么样的产品可以满足用户
用户的需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社交工具。
用户的需求: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用户的使用频率:我是活跃还是付费
最后是分析整个运营策略:
A:用户之间的距离:谁是我的用户
B:产品是可以满足我用户的需求
C:产品本身的“有趣”
D:产品本身的使用频率
四、通过对用户的访谈分析发现的问题
明确了用户的“什么”是目标用户,接下来就需要对用户的心理进行深入的了解,想知道用户是因为什么而来我们的产品,能够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想知道用户的喜好,并对他们的需求、用户需求进行分析。
在我们的用户访谈中,我们经常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经常活跃的用户”很容易理解。
“对于商业性的产品,或许就是商业价值最高的用户”。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简单明了。
我们的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和行为特点、用户对什么内容感兴趣、产品能满足他们什么需求、这些用户会对什么内容产生什么反应,等等,都可以被我们界定为“用户”。
我们可以进一步,比如:
分析用户之间的心理、产品的主要使用场景、产品的核心用户群和运营策略。
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和需求、对什么内容的需求、如何对产品进行更精细化的运营、用户的核心用户群和运营策略。
建立用户池,分析用户对哪些内容的需求最强烈,然后找到这些内容的目标用户,推送到各个产品上,告诉他们产品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最终实现产品的核心功能。